高壓氧一次要做多久才有效?

2025/02/11

高壓氧一次要做多久? 這個問題與艙體壓力、氧氣濃度與流量、個人耐受度、操作流程有密切關係就像坐飛機有起飛、穩定高空飛行、降落一樣,高壓氧治療也有增壓、穩定高壓高氧、洩壓三個階段。 以符合衛生法規的標準艙體 (1.3-1.5大氣壓) 為例 考量到升壓、降壓時間及製氧機達到穩定壓力下穩定濃度作用的延遲時間,最佳療程應包括以下階段與時間建議 :



階段1:升壓期(約10分鐘)


  • 過程

    • 從環境壓力(1.0 大氣壓)升至目標壓力(1.3-1.5 大氣壓)。
  • 注意

    • 在升壓期間,氧濃度逐步增加,但尚未達到最大治療效果。
    • 患者需進行耳壓平衡(如捏鼻鼓氣法)。




階段2:氧濃度穩定期(10-15 分鐘內)


  • 過程

    • 製氧機(10 L/min,97%氧氣)開始提供高濃度氧氣,艙內濃度逐步提升。
    • 約 10-15 分鐘後艙內氧氣濃度可達 80% - 90%。
  • 注意

    • 增加氧流量(若設備支持)可縮短濃度達標時間。
    • 若艙體氣密性不佳,維持穩定的氧氣濃度可能較困難。




階段3:穩定壓力與穩定濃度期(治療主體,建議 45-60 分鐘)


  • 過程

    • 艙內壓力穩定在 1.3-1.5 大氣壓,氧濃度達到最大(80%-90%)。
    • 這是最關鍵的療程時間,需維持足夠長度以確保組織氧合效果。
  • 注意

    • 高壓環境促進氧氣溶解於血漿並進入缺氧組織,改善微循環與細胞代謝。
    • 長達 45-60 分鐘的穩定期可保證足夠的氧供應。




階段4:降壓期(約10分鐘)


  • 過程

    • 壓力逐步從 1.3-1.5 大氣壓降回環境壓力(1.0 大氣壓)。
  • 注意

    • 壓過快出現耳壓或氣壓損傷。


建議的總療程時間


  • 升壓與與達到氧濃度穩定(8-16分鐘) + 穩定壓力治療期(45-60分鐘) + 降壓(8-16分鐘) 總療程:約 70 - 90分鐘。(視升降壓速度有所不同)


補充說明:持續穩定時間與效果


  • 短於 45分鐘 的治療時間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氧氣進入組織,影響療效。
  • 超過 90分鐘 的療程對部分慢性病患者(如糖尿病足、疲勞症候群)可能有更多效益,但需避免氧氣過量導致的不適。




優化建議


  1. 提升氧濃度達標效率:可增加製氧流量(若設備允許)或加強艙體氣密性。
  2. 依患者需求調整療程長度:一般建議全程 60-90 分鐘,針對疲勞恢復等輕度需求可減少至 45-60 分鐘,但對慢性病患者應至少在最大穩定壓力氧濃度狀態維持 45 分鐘
  3. 監控氧濃度與患者反應:透過即時監測確保艙內環境穩定。


(本文版權屬於 富足診所,未經同意請勿轉載。 )

醫師介紹
最新消息
服務項目
專題文章
案例見證
影音分享
聯絡我們